华尔街新会员注册三重礼_心博天下赔率加赠_新博23大捕鱼游戏
4月11日早上9时,1988年出生的合肥青年石烙躺上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的病床,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,一个多小时后,他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毕,随后将被送往温州一家医院,挽救一名患有地中海贫血的7岁小女孩。作为一名爸爸,石烙满满的都是爱,他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,挽救这个素未谋面的小女孩。石烙是合肥市第36例、安徽省第10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。
大学时就坚持献血
2007年,石烙从老家安庆来到合肥读大学,就读于安徽警官职业学院,回忆起第一次献血,石烙还记忆犹新。那一天,他和室友们一起去市区,在花园街看到了献血车,大家都觉得献血是在做公益、做好事,应该积极参与,于是大家就一起献了血。通过这次,石烙更加坚定了无偿献血的积极意义。
后来,石烙和室友们发现合肥市中心血站离学校很近,就改去血站献血。常常是上完课了,就散步去血站献血。石烙说:“我把献血当成一件很普通的事,自己只是坚持做了一件很简单的事,对自己身体没有影响,还能给社会做贡献。”大学期间,石烙一直坚持献血,2008年,石烙加入了中华骨髓库,希望能帮助更多人。
毕业后,石烙开始四处找工作。考公务员失败后,他还当过农民工,后来成了包工头。2011年下半年,他在合肥创办了一家软件开发公司,并挣到了人生第一桶金。那年,他接到省红十字会的电话,说他和一名患者配型成功了。“真是件很神奇的事!”石烙很激动,随后通过了体检,可惜最终由于患者自身原因放弃手术,让石烙没有实现捐献。
在随后的日子里,由于生活的不规律和工作的繁忙等原因,石烙的身体开始不断发胖,最终在一次无偿献血时,因超重没有成功,后来便被迫中断了献血。
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
虽然献血中断了,石烙心中却一直念念不忘。
2017年春节后刚上班,石烙接到了合肥市红十字会的电话,告知石烙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。“做公益多晚都不算晚,这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缘分!这一次我一定要成功。”石烙说。
为了捐献成功,石烙有意识地减轻体重,少吃多锻炼,让自己的身体处于最健康状态。“平时工作忙,没时间锻炼,现在我要为了另外一个宝宝负责,我要把自己的身体养得好好的。”
石烙的妻子是一名助产士,在妇产医院上班,工作很忙,他们有个11个月大的女儿,平时都是石烙和他母亲一起带,每天晚上则由石烙负责哄女儿睡觉。由于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提前住院,石烙没有办法,只好将老人和女儿一起送回了老家。石烙说:“我们都是做父母的人,将心比心,救人一命比送女儿回老家过几天重要多了!我相信女儿懂事后也一定会理解我。”
“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是件困难的事,很多人还没有参与是因为不了解,其实只要以一份平常心来对待就可以了,我觉得自己这次捐献没有什么压力。”面对捐献,石烙很开心,也很坦然。
昨天的捐献现场,记者看到没有亲人陪着他,只有石烙一个人在,“妻子工作忙,父母要在老家照顾宝宝,我就一个人来了,我觉得很有意义,家里人都非常支持我,给我鼓励呢。”躺在病床上的石烙憨厚地笑起来。
“感谢您的无私奉献,让我的女儿可以过上快乐的生活,您的大爱,让我和家人生活迎来曙光。”在病房内,远道而来的温州医院医生将受捐助者的手写信带来,合肥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当场念给石烙听,“我也有女儿,我希望天下所有的宝宝都能够健康快乐。”
□张妍合肥晚报
合肥都市网记者杨赛君文/图
